中國歌壇,沒有遮羞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如果鐵馬是DJ你會愛他嗎

轉載授權(文末留言,或添加微信:mzy2117)

騰訊沒有夢想,百度沒有文化,滴滴沒有護城河,今天說一個行業——中國歌壇沒有遮羞布。

不久前,鬥魚知名主播陳一發被封,因為她曾在直播時調侃南京大屠殺和東北淪陷的事件。

陳一發的簡介除了鬥魚主播外還有一重身份:歌手。

她曾演唱過《童話鎮》,流量十分火爆,不知道你聽過嗎?來看看這首歌的評價,是這樣:

我們來隨便找一首大約十年前華語音樂金曲榜兩周排行榜首的歌曲來對比一下:

陳奕迅 《不要說話》2008年6月發行

作詞:小柯 作曲:Mac Chew

陳一發 《童話鎮》

作詞:竹君 作曲:暗槓

我單方面宣布,Eason秒殺。

人們都說:「年少不懂陳奕迅,聽懂時已不再少年。

十年之前,我們還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十年之後,我們早已在各自的賽道上安營紮寨。

曾經以為到不了的年紀,款款而來,而我們卻沒有準備好迎接它。

現今的華語樂壇何嘗不是如此?十年之前,陳奕迅的《十年》傳唱大江南北,唱的人痛徹心扉,感覺這首歌用著別人的文字,但是在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十年後我想聽首歌打開音樂軟體傳來的是:

想要和你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在你面前撒個嬌,哎呦喵喵喵喵喵

我的心臟砰砰跳,迷戀上你的壞笑

你不說愛我我就喵喵喵

不是說建國以後動物不准成精,這咋到處都是貓成精了在唱學貓叫呢?

或者是: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

然後一起去東京和巴黎

其實我特別喜歡邁阿密,和有黑人的洛杉磯

一看演唱的人是校長,還在詫異譚詠麟怎麼變聲了,然後再一看,哦,此校長非彼校長。

那就讓我再選一首校長譚詠麟最口水的「口水歌」《披著羊皮的狼》:

我確定我就是那一隻披著羊皮的狼

而你是我的獵物,是我嘴裡的羔羊

我拋卻同伴獨自流浪

就是不願別人把你分享

我確定這一輩子都會在你身旁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鐵馬認為起碼譚詠麟的歌詞,還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黑人朋友們也沒有被拉來強行押韻。

當然,鐵馬的意思也不是以上歌曲不好聽,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各有各的優點。

不可否認的是它們確實朗朗上口、傳唱度高並且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

但是這些歌曲在藝術價值上也確實有待提高。

為什麼《廿一史彈詞》可以流傳至今,其中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更是被今人譜寫成現代歌曲,其他明代民間歌曲形式不能得以流傳?主要是因為它們的藝術價值不同。

當然這也和「神曲」們走的就是「流量派」有關,它們的藝術價值體現在「市場流量」上而不體現在「時間流逝」上。

流量當道的今天,好電影口碑上乘卻票房慘敗的戲碼一直在上演,這種怪象,何止只是出現在電影產業,其實早在幾年以前,華語樂壇就已經敗給了口水歌和流量。

早在2012年,國際唱片業協會數據顯示,全年中國內地唱片市場所有唱片銷量總和為200萬張,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它比2005年全年中國內地唱片市場所有唱片銷量總和下滑了96%;和世界第二大音樂市場日本市場比,它比日本國內最火的組合AKB48 2011年發行的單曲中任選2張都要少,也就是說別人兩張單曲的銷量就秒殺了中國全年所有歌手的唱片銷量;和世界第一大音樂市場美國市場比,它是2012年美國阿黛爾最暢銷專輯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2012年華語樂壇所有歌手發行的所有專輯在內地發行的專輯銷量相當於阿黛爾一張唱片的四分之一。

(為什麼沒有這兩年的數據,大概賣的少的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鐵馬再也沒有查到了吧...)

華語音樂的現狀,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它已「垂危」。

例如,《我是歌手》節目的一夜爆紅正是因為曾經我們記憶中的真·歌手們又在舞台上演唱了能震撼人心靈的歌曲,我們也不得不面對現實,中國歌壇現在不僅沒有門面,甚至連一塊可以獨當一面的「遮羞布」都沒有。

鐵馬看了最近十多年的華語音樂排行榜,曾經《七里香》、《千里之外》等經典歌曲蟬聯榜首幾周都已是不易,2016年Hebe田馥甄的一首《小幸運》屠榜47周之久,我們不禁問一句,難道這兩年就再沒有可以震撼心靈的歌曲了嗎?

還真沒有,不信你回憶回憶,你現在聽的、去KTV唱的是不是還是十年前的老歌。

我讓你唱一首今年的新歌,你能唱出來的是不是也就只有「抖音神曲」《學貓叫》了?

Hebe田馥甄的《小幸運》、周杰倫的《告白氣球》、薛之謙的《演員》等已經算是近年來流量很高的流行音樂,但他們已經敵不過網絡神曲、網紅歌曲的流量。

唱《認真的雪》的薛之謙在上綜藝、唱《看我72變》的蔡依林在做蛋糕、梁靜茹、孫燕姿、王力宏都已經在家裡專心帶娃,偶爾才出來冒一下泡,這些歌手已不復往日耀眼的光芒。

曾經,華語樂壇在2000年-2008年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

隨著F4一曲《流星花園》響徹了整個大陸的網吧電台,周杰倫的一張專輯就可以承包大街小巷一整年的流行爆曲,更別說還有蔡依林、五月天、孫燕姿、王力宏、張韶涵、梁靜茹、五月天、S.H.E、林俊傑、蕭亞軒(排名不分先後)等等一眾「天王天后」加持…

這些個性分明的歌手以不同的曲風,過人的唱功,讓華語樂壇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狀態。

但是在2009年前後,曾經風靡一時的「天王巨星」們幾乎在一夜之間突然集體「過氣」,整個華語樂壇頓時沉寂下來,不僅各位天王天后的影響力江河日下,樂壇也再難傳出一首火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了,正所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敗」。

而後,你能聽到的歌曲就是跳著騎馬舞的江南style、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最炫民族風這種廣場舞歌曲直至演變到現在的海草舞、學貓叫這種抖音「神曲」。

華語樂壇真的沒落了嗎?

數據統計,近5年來,每年新歌產量大約在10萬首左右,但能夠被傳唱的卻寥寥無幾,所謂「通俗歌曲不通俗、流行歌曲不流行」。

如今華語樂壇真的「太不爭氣」,能拿出手的歌曲沒幾首。

對比音樂界的奧斯卡——葛萊美獎項,每年都能評選出唱功紮實的歌手、有著過耳難忘的創新、還有頒獎時全場嗨翻的熱情,獲得過11次葛萊美獎的鮑勃·迪倫甚至還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如果說音樂是全世界共同的語言,行而至今,這門語言為什麼偏偏在中國卡了殼?

首先,華語音樂相比於歐美音樂,不論是體系的完整還是運作的成熟,都還差很遠。

歐美音樂類型豐富,包容性很強,而華語樂壇流行為大。

看看格萊美的獎項設置,流行、搖滾、電子舞曲、R&B、古典、說唱、鄉村,甚至還有金屬、福音等小眾音樂類型。

每個類型中都有很多大牌歌手,他們作品數量多且質量高,傳唱度很高,在音樂市場中各分天下,百花齊放。

華語音樂中流行獨大,即使有馬頔、李志等人在民謠圈唱著《南山南》;中國有嘻哈選出了唱hiphop的冠軍PG One(但他是什麼形象我不說大家心裡都明白);專攻民族唱法的龔琳娜老師也只能靠著《忐忑》、《法海你懂愛》等神曲刷刷存在感,這些音樂類型並不能改變流行樂占領大部分市場的事實。

流行樂本身沒錯,但是隨著資本這雙無形大手的推動,讓流行樂的質量完全跟不上數量的發展。

國內每年都有批量的流行樂被生產出來,但題材無非三種:

1、我愛你,但你不愛我,我好痛苦啊啊啊!

2、我愛你,你愛我,但我們不能一起,我好痛苦啊啊啊!

3、我不愛你了,你也不愛我了,但懷念曾經的感情我還是好痛苦啊啊啊!

跳來跳去跳不出「愛情」的題材,雖然說愛情是永恆的題材,但是也禁不住這樣折騰,別說你痛苦,聽眾也痛苦啊啊啊!

其次,原創精神被資本的洪流所吞噬。

歐美樂壇的當紅歌手:Taylor Swift、Adele、Lady Gaga,都憑藉原創歌曲紅遍全球,雖然他們自己寫歌的範圍比較有局限(比如前兩位經常寫歌傾訴失戀的痛苦…)。

但原創確實也是衡量歌手才華的標準。

反觀國內目前有多少歌手可以進行獨立唱作?在資本的裹挾下,誰還能靜下心來好好創作?往往一炮而紅以後就被經紀公司推上各種綜藝、通告。

知名一點的唱作人里,薛之謙在忙著跑綜藝通告,李榮浩忙著給綜藝節目當導師,年輕一代的華晨宇忙著開演唱會,剛紅沒多久的毛不易因為歌曲版權陷入了輿論的旋渦。

李榮浩在接受採訪被問及為什麼去做導師時說:「我過氣了,他們(未來的巨星)可以幫幫我」。

雖然是一句調侃,這也是耿直而又心酸的大實話。

曾經周杰倫、林俊傑不僅自己能寫能唱還為多位歌手譜曲,現在許多有才華的原創歌手因為沒有平台只能在酒吧、夜店駐唱。

而在台上唱歌的流量明星們很可能唱功還不如螢幕前的你,年薪百萬的調音師就是從這而來。

另外,曾經華語樂壇的繁榮還應該感謝林夕、姚若龍、姚謙、方文山、黃偉文(排名不分先後)等一眾優秀作詞人,他們才是真正的幕後英雄。

然而現在,被人喻為「古風美曲」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主題曲《涼涼》,細品之下實則為生拼硬湊各種古詩詞的「尬寫之詞」,網友調侃:這首歌有的地方為了顯得唯美押韻「連臉都不要了」。

鐵馬不才,雖然只為一屆小編,和「學貓叫」同樣通俗的歌詞,如果用寫這篇文章同樣的時間,我也能填出來一首。

但是林夕、方文山等作詞人,鐵馬我就是再寫二十年也學不來「當赤道留住雪花,眼淚融掉細沙」、「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的功力。

如果我們可以把鄧麗君的歌曲流入大陸視為中國內地歌壇的開端。

中國內地歌壇可以歸出一個極簡史:

70-80年代末,港台音樂流入大陸,內地產生崔健、竇唯等一大批搖滾歌手;

80-90年代末,搖滾樂方興未艾,校園民謠出現,大家調侃的「矮大緊(高曉松)」老師、老狼、李健等人哼唱著「誰把你的長髮盤起」,出現在我們眼前;

進入21世紀,網絡歌曲和電視選秀出現,周杰倫帶著曾經的「新四大天王」用雙節棍敲擊著樂壇;

2010年後,題材選用、歌詞創作上,流行音樂就展現了它從獨立到媚俗的變化,對應流行樂從關注「歌曲」到關注「明星」的變化。

80年代的華語樂壇,是由唱片出版社的編輯邀請歌手來錄歌,並付給歌手一定報酬,歌手「聞聲不見人」,更別說有經紀人、製作人這種角色。

這時候,唱片出版社的主要盈利途徑是出唱片、出卡帶。

等到20世紀90年代後期音樂正式走上商業化的路子,產業鏈也就初步形成。

歌手制度上,逐漸有了經紀公司,形成簽約制度,經紀人初步形成。

唱片公司進行唱片銷售、版權授予,音樂市場開始逐漸有組織,有規模的進行活動。

然而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後,音樂可以數字化、移動化,音樂必須走其它賺錢的路子。

從《超級女聲》的大獲成功開始,標誌著音樂圈背後的資本越來越意識到偶像的重要性——唱片一年的利益,或許還抵不上「超級女聲」一場的簡訊收入和廣告冠名。

於是,隨著主流收入變成藝人身上的附加值,有顏值、有流量在實質上越來越勝過有才華。

十年間,流行音樂從唱片收益為主轉變為現在的藝人經紀為主的商業盈利模式 ,偶像消費、流量光環凌駕在音樂消費之上 , 唱片公司未來的轉變方向或許是全方位的演藝經紀公司。

我們懷念十年前歌壇的鼎盛時光,懷念我們那年的歌詞本,因為那裡記載了你我手寫的青春。

讓你不舍的不是年少的筆記本,而是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註:作者的「求生欲」很強,本文僅敘述現實,無心diss各位偶像,大家請理智吃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歌壇,沒有遮羞布!

騰訊沒有夢想,百度沒有文化,滴滴沒有護城河,今天說一個行業——中國歌壇沒有遮羞布。不久前,鬥魚知名主播陳一發被封,因為她曾在直播時調侃南京大屠殺和東北淪陷的事件。

《解讀樂壇》移動唱片——林俊傑(中篇)

上篇裡面對老林做了簡單的介紹自己經典歌曲的推薦,那麼中篇我們來八卦一下老林這個人吧。一、為什麼要稱呼他移動唱片?這是來源一個網友對老林表面上是黑,其實是誇讚的段子。那個段子是這樣的:昨天去看了林...

周杰倫是否可以回到自己的巔峰

如果說2003年-2005年是華語樂壇的第三次高潮和整個華語樂壇歷史上的最高峰的話,2006年-2007年是應該是狂歡後的迅速落幕,從那以後不光是周杰倫,男歌手不管是王力宏、林俊傑、謝霆鋒、陶...

公平客觀地評價一下周杰倫

刷微博的時候,無意中又看到了第16屆金曲獎上杰倫跟宇豪的斗琴視頻,小編的內心簡直燃爆了好嗎,作為一個杰倫的腦殘粉,今天就說說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