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鄧麗君——今天,讓我們的心再一次讓「靡靡之音」融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賀珂斌

「突破」談何容易,一個藝人的唱片、歌曲需要進步,我不否認這點,但要有許多配合:笫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條件,有一批好的作曲者為你設計新的歌路。

我不是天才,我不會作曲,我只能盡本份把歌唱好。

但若只為了「突破」兩個字而硬要唱一些不適合自己的歌曲,我認為無此必要,做事情應講求實際。

我唱歌,我表演,觀眾看到的是我的out put; 我到美國學舞蹈,看別人表演,吸收新知識,在各方面求進步,就如你們寫稿,如果不充實自己,寫出來的內容千遍一律,那還有進步可言嗎?沒進步談突破嗎?

——鄧麗君1983年10月

很少有人能在40歲之前就名垂青史,鄧麗君就是這樣的人。

論她的影響,可以用「洪水猛獸」來形容,有人說,她是高高在上的天使,也有人說,她是俘獲人心的惡魔。

1982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為《怎樣鑑別黃色歌曲》的書,其中用大量篇幅批判了鄧麗君的歌詞,稱其為「靡靡之音」,因為她的歌曲中有大量的情愛色彩,官方點名將鄧麗君禁止。

但鄧麗君作為當時台灣最為炙手可熱的歌手,其作品被台灣電台廣泛播放,在那個年代,台灣電台以大洋彼岸的美國電台被稱為「敵台」,誰要收聽「敵台」被人發現,輕則停職、批鬥,重則判刑、槍斃。

想要不被發現,只有利用短波收音機,把音量降到最小,並至於耳邊便可以放心聽了,聽的同時也要豎起另一隻耳朵以防萬一。

在這個偷偷摸摸收聽「敵台」的過程中,鄧麗君出現了,她的聲音從收音機中飄揚而出,當她唱著:「不知道為了什麼,憂愁它圍繞著我,我每天都在祈禱,快趕走愛的寂寞」,沒有人不會動心。

在被禁錮的年代,鄧麗君從出道第一天起就被人們視為天籟,她是少男心中的女神,少女心中的知己。

這股鄧麗君式的微風帶著溫柔和愛意,以暴風般的力量席捲了整個中國大陸。

她的唱片曾被很多投機商人偷運至內地,架勢如同金三角運毒,甚至讓當年還未與中國建交的美國媒體目瞪口呆。

1985年2月1日,《中國青年報》採訪鄧麗君,並刊登了一篇名為《鄧麗君說:真高興,能有電話從北京來》的新聞。

至此,內地新聞界第一次正式對鄧麗君進行了報導,她的音樂終於光明正大的流傳於民間。

內地有多家演出機構也紛紛向她發出音樂會邀請函,但因鄧麗君的台灣人身份,使她來內地演出的願望終未能成行。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哮喘在泰國清邁逝世,享年42歲。

這個新聞最終被中央電視台報導,一喜一憂,喜是鄧麗君被內地最高級別媒體認可,憂是她已經不在了。

更遺憾的是,這位最終被人們稱為中國國寶的歌手,從未踏入過內地的土地。

今天是鄧麗君逝世21周年的日子,回顧她的往昔,只能用「傳奇」二字來形容。

她的背後是中國幾十年的近代史,對於喜歡她的人來說,她是自由和愛的啟蒙人。

而對於音樂本身來說,她代表了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整個亞洲流行音樂的至高水準。

鄧麗君的音樂天賦在幼年時期就展現出來,8歲時,她接受了當時台灣著名二胡演奏家李成清的音樂指導,並隨其四處進行慰問演出。

1963年,她參加「中華電台」黃梅調歌唱比賽並奪得冠軍,從此嶄露頭角。

4年後,鄧麗君14歲,她參加金馬獎唱片公司歌唱比賽,再次獲得冠軍,隨後,鄧麗君從當時就讀的台灣金陵女中休學並加盟台灣宇宙唱片,開始了她的音樂之路。

她的第一張唱片是名為《鄧麗君之歌—鳳陽花鼓》的翻唱專輯,收錄了包括《鳳陽花鼓》《黃昏小唱》《明月千里寄相思》《女兒圈》等12首民間小調。

這張唱片有兩個版本,第一版於1967年9月發行,第二版則在10月發行,唯一的區別在於第二版在曲目上以《幾時你回來》代替了第一版中的《女兒圈》。

到今天為止,這張唱片已經非常罕見和珍貴。

從音質上,因為年代久遠,所以頻譜有所不佳,但在這張唱片中,鄧麗君卻以一個少女的身份將「風塵」二字表達得非常到位。

有人評價這張唱片中的鄧麗君:「不符合年齡的哀愁,唱來卻如此真摯深重」。

儘管如此,以鄧麗君年僅14歲的心智,是不可能感受到她所唱的歌詞意義的,正因如此,她證明了自己的天賦,讓她擁有信手拈來的能力,讓她在歌唱時可以幻化成自己之外的人,觸摸到她從未體會過的哀愁。

1967年發行了第一張唱片之後,鄧麗君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又以平均每三個月兩張唱片的速度推出了多張唱片,包括《比翼鳥》《一見你就笑》《暢飲一杯》《再會吧!十七歲》共十多張歌集。

這些唱片一步步將鄧麗君推向更大眾化的視野,她也抓住了更多人的心。

1969年,她受邀為台灣首部電視連續劇《晶晶》演唱主題曲,並擔任台灣首檔帶狀節目《每日一星》,鄧麗君真正意義上成名。

《歌迷小姐》預告片

此時的她年僅16歲,卻早已擁有了所有16歲少女夢寐以求的一切,她甚至與張沖合作拍攝了個人音樂題材電影《歌迷小姐》,使她在歌迷心中擁有了一個更為立體和完整的形象。

1971年1月1日和4月1日,鄧麗君分別發行了專輯《X+Y就是愛》以及《何必留下回憶》,這兩張唱片中的鄧麗君依然真摯深重,又多了幾分成熟。

如果把當時的鄧麗君放在內地,毫無疑問她將是被批鬥的對象,如專輯名「X+Y就是愛」就已經足夠敏感,而《誰來愛我》《誰能禁止我的愛》等等,則更露骨。

這從一定意義上註定了鄧麗君此生與內地無緣。

鄧麗君在1971年為其一年半的巡迴演出中,走遍了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及越南等地,唯獨沒有來過內地。

在結束巡演之後,她與台灣麗風唱片及香港樂風唱片建立合作關係,隨即發行EP專輯《三聲無奈,祖母的話》,演唱了4首歌曲,其中有台灣民謠《望春風》和《天黑黑》。

鄧麗君還向舞台劇發展,她在1972至1973年間,主演多部舞台劇,包括《西廂記》和《唐伯虎點秋香》,這兩部舞台劇讓她大獲好評,連續兩次當選「香港十大最受歡迎歌星」。

此時的鄧麗君已經有了相當大的名氣,在香港和台灣娛樂界,也已經是響噹噹的人物,於是,她開始向海外發展。

1974年,鄧麗君來到日本,簽約了日本渡邊經紀公司及寶麗多唱片公司。

這是她音樂生涯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鄧麗君在1974年10月推出了被後世認為最經典的單曲之一《空港》,這首單曲當年使鄧麗君從700位日本樂壇新秀中脫穎而出,不僅獲得「日本唱片大賞新人歌手賞」,還獲得了「新宿音樂祭銅賞」以及「銀座音樂祭熱演賞」。

鄧麗君又於1975年簽約香港寶麗金唱片公司,並於9月10日發行了專輯——《島國情歌第一集——再見!我的愛人》。

這張專輯中包含12首歌曲,她在其中將很多日文歌曲進行中文填詞的改編並重新演繹,這似乎成為了日後港台樂壇非常普遍的做法,很多我們今天所聽到的港台流行歌,都是把日本旋律填上中文歌詞而來。

此時的鄧麗君已經22歲,正處於人生中最好的年齡。

從這一年開始到1980年初,她共發行了近20張唱片,其中包括很多讓今天的年輕人還感動的作品,比如《甜蜜蜜》《小城故事》《在水一方》就誕生於這一時期。

這些唱片不僅讓她獲得非常多的樂壇獎項,還促使她成功在各地舉辦巡演及個人演唱會,不僅在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亞洲國家,還去了美國洛杉磯、舊金山及加拿大溫哥華和多倫多。

在這個過程中,鄧麗君創造了華語樂壇的很多「第一次」,她是香港第一屆金唱片頒獎典禮上的第一位「金唱片獎」得主,她是第一位獲得台灣金鐘獎「最佳女歌手獎」的得主,她還是歷史上第一位受邀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登台的華人歌手。

京劇大師梅蘭芳也曾登上過這個舞台。

鄧麗君一生獲得的殊榮,是很多當代歌手可望不可及的,她音樂的經典程度相信大家有目共睹。

1977年,鄧麗君翻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使這首歌成為歷史上最出名的一個版本。

截止1983年,鄧麗君僅在香港寶麗多唱片公司就賣出了500萬張唱片,在當年,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除去她的日語專輯,她在港台地區已經推出了100多張專輯。

相信對於任何一個熱衷收藏鄧麗君唱片的樂迷來說,都是一項非常巨大的工程。

1986年,鄧麗君當選美國《時代周刊》「世界七大女歌星」及「世界十大最受歡迎女歌星」殊榮。

跟她一同獲得此榮譽的,還包括惠特尼·休斯頓、山口百惠、Carpenters。

1987年,鄧麗君發表了她此生最後一張專輯《我只在乎你》。

專輯中,鄧麗君親自執筆寫下三首歌曲的歌詞,即《命運之川》《夏日聖誕》《非龍非影》。

鄧麗君一生在音樂上獲得成就無數,她卻從未擁有過婚姻,儘管她曾有多位男友,卻從未終成眷屬。

在《命運之川》中,她寫道:

多麼渴望能和你

共效那鳳凰于飛

諒不我知的夜晚

二月的風雨

在《夏日聖誕》當中她寫道:

夕陽漂浮在海面上

只有我孤獨的在追尋

在《非龍非影》中,她則更為直白:

把生命寄托在那茫茫潮流世界裡

我是一個沒有野心的女人

在夢中看到那雪白的香肩

多麼希望有人輕輕的擁抱

《我只在乎你》之後,鄧麗君發表的作品全為單曲形式,多為日文。

但此時期的鄧麗君已經身心疲憊,她在1990年移居法國,並逐漸減少音樂活動。

她最後一次出席的音樂會,是1994年10月在香港舉辦的「雙十慶典大會」,並與羅大佑合唱了《梅花》,一個月後,她發行了中日雙文單曲《夜來香》。

這是她此生最後一首音樂作品。

此時的鄧麗君早已被樂壇封為女神,她婉拒當年日本「紅白歌合戰」的邀請,意為把機會留給新人。

同年,鄧麗君因支氣管炎造成的呼吸困難於泰國清邁蘭姆醫院住院治療。

在接下來的日子,她的病情時好時壞,幸運的是,她在這期間回過一次台灣,見到了她的家人。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的哮喘再次發作,在送往醫院的搶救途中不幸遭遇交通堵塞,使她腦部重度缺氧並造成心臟停頓,於當天下午5點半逝世,終年42歲。

4天之後,當時的台灣領導人李登輝為她頒發台灣最高榮譽獎「華夏一等獎章」。

5月28日,鄧麗君的葬禮於台灣第一殯儀館舉行。

這次葬禮成為了自蔣介石去世之後規模最大的葬禮。

葬禮持續近一個月,光靈堂中布置鮮花的費用就達近50萬港幣,前來弔唁的人除了她的朋友、家人和歌迷,還有多位當時台灣政界最高級別的領導人。

葬禮全程被台灣華視電視台直播,在此之前,只有軍政要人才能獲得這般殊榮,而她的葬禮不僅吸引了台灣本土媒體,還得到了中央電視台的報導。

葬禮現場聚集了中外共300多名記者,來自整個亞洲,共同弔唁這位史上獨一無二的傳奇女星。

後世稱鄧麗君是永垂不朽的,這並不為過,事實證明,她確實是不朽的。

最終,鄧麗君的遺體被至於水晶銅製靈柩中。

據說這樣的靈柩可以將遺體完好保存50年之久,表面覆蓋國民黨黨旗,安葬於台北金寶山筠圓,也就是鄧麗君紀念公園。

鄧麗君的影響力在她去世後依然不變,1998年,她是《天下雜誌》「400年來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1999年,她是美國《時代周刊》「20世紀百大最具影響力的藝人」……

2008年,她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風雲人物之一」;2009年,她被評為「中國建國60周年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2011年,她成為「辛亥百年最受尊敬女性」。

論名利,鄧麗君早已功成名就,早已被載入史冊。

論婚姻和家庭,她卻終究未能如願。

但無論如何,人們記住的永遠是最年輕美麗的她,關於那些未能實現的願望,相信她會在來生一點點實現。

關於黑膠,你喜歡的樣子黑膠實驗室都有,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vinyllab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丁當新專輯是一種音樂新生態

從去年參加《蒙面歌王》,就覺得丁當應該到了一個爆棚的時間節點了。畢竟,作為一個當年內地唱將新人的代表,能夠進入華語流行音樂中心的台灣樂壇發展,而且還成為近幾年在台灣發展的最好的內地女歌手,沒有...

台灣流行音樂史巨星-天后級歌手-蘇芮

蘇芮,1952年6月13日出生,華語樂壇里程碑式人物,天后級歌手,音樂作品影響了幾代人,是眾多歌壇後輩共同崇拜和欣賞的歌手。曾發行過30餘張唱片專輯和精選集,巔峰時期曾斬獲各項華語大獎。張學友,...

鄧麗君畫傳第三章 空港之旅(1973一1979)

鄧麗君進軍日本打拚,名聲直越當年進軍日本的歌手翁倩玉、歐陽菲菲,成為在日本最具知名度的華人歌后無疑,在歷來赴日發展的華人女歌手中,鄧麗君締造眾多空前的紀錄。在鄧麗君赴日發展前,在日本歌壇闖出名號...